新闻中心 /News
DB游戏(中国)-官方网站书记沙龙丨唐冶街道:软硬兼施筑基石共绘宜居宜业新画卷_泉城新闻_大众网
DB游戏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大众网·海报新闻与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联合制作播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济南镇街高质量发展”——书记观察》系列访谈节目,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济南市各镇街书记,就新时代镇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等工作路径进行访谈。
今天,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到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与历城区唐冶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琰做客演播室开展“头脑风暴”、共话发展。首先,请董院长与李书记跟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主持人:2023年,唐冶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各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区前列。成为历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亦在济南“东强”战略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经济领跑的街道,请问李书记,您认为哪些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唐冶街道的产业布局都有哪些特色?
李琰:我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多种产业的共同作用和协同发展。因为这些产业扎根于当地,并且自发形成各种产业链,相互促进和支撑,共同构成一个地域的发展动力。像国际贸易是唐冶街道整个区域化的产业发展定位,我们这几年就围绕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在产业发展方面做相关谋划和布局。从这两年唐冶的发展来看,目前落地的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批零住餐和服务业上,我们现在的规上企业有200多家,其中一半是批零住餐企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大宗贸易产业。同时,随着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后期还配备了跨境电商及国际贸易的产业聚集地;这些布局在促进唐冶下一步的发展上,起到更高更深远的影响。
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像唐冶辖区有两所高校,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和山东体育学院,隔壁还有山东建筑大学,很多产业都是通过高校与驻地相融合出现的成果转化来的。所以这几年很多高校科研单位,带着研发成果在唐冶落地,这些产业起到了比较强劲的驱动力作用,无形中促进了辖区的经济。同时辖区还落地了一些省属企业,像水发集团、浪潮集团,他们也起到了相当强的带动作用,比如山东土地集团在唐冶建了创谷产业园,山东畜牧产业链都落在了辖区,这不仅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整个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辖区产业的特色,就是在国际贸易中心的区域定位下,进行多产业的联动升级,这些都将成为唐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主持人:好的,谢谢李书记。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那在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那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请董院长谈谈您的想法。
董彦岭:存量经济,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要高端化、优质化。像唐冶街道所处的区位位置,还是非常优越的。它是我们这个双循环建设,就是我们强调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除了这个内循环的支撑以外,对外循环亦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承压的背景下,我觉得唐冶街道就是抓住这样一个主轴去做这个产业,这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另外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优越。比如说我们一些商墅,一些写字楼,也非常适合总部经济。还有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些布局,它的环境好,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它处在高新区的这个东部区域,也应该属于一些产业的自然延伸地带,就是对于产业的配套延伸,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首选区域。另外李书记还谈到一些总部经济,具有高新特点的这样一些产业的发展,它是符合我们这个城市产业布局的。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在区域招商引资,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背景下,我觉得一定要抓好自己的核心优势,放大自己的核心优势。在这个核心优势的基础上,来建构我们这个产业链,不能在招商引资面临困难的时候乱了方寸,不是什么来都可以,那会给我们未来的优化布局带来很多难题。所以在今年面临这种严酷竞争的背景下,我们还是要有定力,做好向新向优的这样一篇文章。
主持人:好的,谢谢董院长的介绍。作为历城区的经济发展支点,如何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破局出圈?请问唐冶街道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李琰:在当前的形势下,经济发展是街道的主要职能之一, 街道的作用如果发挥好了,就能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因为街道是离这些企业,包括这些产业最近的一层。前期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们辖区市场主体有两万多家,这两万多家能不能管得过来,是不是都能一一接触到,包括后续衍生出的上下游产业联动问题,都是摆在街道面前的问题,而街道的感受也最深。我们一直在想,街道如何能通过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整个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中起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积极作用呢?我们这几年做了几个探索。
第一个探索是定位于区域的产业发展,围绕国际贸易中心去做周边的配套辅助,乃至全布局流程的服务工作。国际贸易中心现在在建设当中,但是预招商已经开始了,预招商就是下大力气引进符合国际贸易中心产业定位的企业。这些企业要落地之前还有一个过渡期,需要我们为他提供服务,包括过渡用房等各方面,这是第一步,围绕大局进行招商,我们始终将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作为主导,去搭建辖区产业的总体格局。
第二点,就是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产业链式推动。从去年开始启动“历链·点亮星河”创新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围绕辖区比较大的龙头企业,建立不同的产业链,目前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文化类产业链、能源类产业链等9条产业链,通过这些产业链,集聚了一大批链上企业。通过搭建“链主、链长、链企、链小二”4层产业链机制,吸附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来入驻,通过链式带动实现了抓线带点这样的一个局面。产业链分为四层,第一层是链长,链长是由街道的分管领导或整个片区的包管领导来担任,负责全程为链上企业协调解决问题;第二层是链主,是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也是发挥带动作用最主要的企业,能够去发挥号召并带动链上其他企业凝聚成一个合力,实现共赢;第三层是链企,每个产业链上吸附的企业数量不同,类型也不同,链企是这个产业链的主体,把它们都吸附过来是产业链成功最重要的一步;最后一个是链小二,是为每条产业链上配备的服务人员,链小二跟店小二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只要链上的企业有需求,链小二必到,同时,也要定期去询问企业的需求,跟链主和链长搭建沟通桥梁,做日常交流所用。截至目前,“历链·点亮星河”已经形成九条产业链,现在来看,产业的链势发展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同时能动员企业自发形成产业聚合,实现共赢,这是我们做的第二个措施。
我们做的第三项措施是推动和引导企业园区式发展。唐冶整个建筑的模式是高低错落,相对分散的,现在20多个园区里,前边都是三四百平米到几千平米不等的商墅,一个商墅可能就是一个企业,后边是相对高层的配套,比如办公楼、给园区发展配套的人才公寓等,这种园区聚集的模式还是比较少的,这也是唐冶的一个特色。因为园区在企业入驻经营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所以在园区建成之前,我们会提前进驻,与园区,包括园区的经营者和园区的物业建立一种长期的互动关系。同时跟园区共同招商,达成预招商模式,帮助园区进行定位,让每个园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的一个局面。所以现在园区里边,有银丰新能源产业园、有融通的融园,不同的园区都有不同的特色,这样就各有各的重点,避免了园区和园区之间产业的相互竞争。
同时我们还嫁接了一些园区政策,将园区的服务结合到一起。推动五种力量,包括“社区力量、专业力量、金融力量、社会力量以及执法服务力量”进园区,形成园区和我们共同为企业服务的氛围,让园区成为辖区产业发展的强大载体,引导企业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每个企业都能在唐冶得到比较好的服务和发展。
董彦岭:应该说现在唐冶也在历城,也属于历城区,能发挥这个引擎和支撑作用。
主持人:对,感谢李书记。那下面就请董院长从经济专家的角度为我们大家来分析一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街道需要在哪些方面来发力突破?
董彦岭:刚才李书记谈到,就是街道对辖区内的产业发展, 为企业做的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以链聚、以缘聚,然后我们再配套各种力量,尤其我们从管理者,从街道的层面、企业的层面,把这些力量聚合起来。可能这个和街区的特点有关系,市场主体特别多,小微企业比较多。那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够无死角地去服务到,让他们意见都能反馈上来,我们的政策都能上通下达?我觉得做的这些工作就很好。就是通过梳理让他有序起来,虽然很多但是不乱。我觉得像唐冶采取的这些措施,都体现了新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特质,尤其在经济下行的这种背景下,我们说去聚力抓产业赢项目,这本身就会为未来发展铺垫一个很好的基础。当然,在这里我觉得有两点也非常重要。一个就是预配套。像现在如果咱们没有做好准备,等我们把那个产业招引来的时候,这个配套还没有做好,这样就会让企业觉得失望。我们不能等这个园区什么都建好了以后,再进行招引。那也时不我待了。刚才李书记谈到的过渡怎么安排,就是你打场的时候怎么安排,我觉得这体现了一种动态,超前的一个谋划,必须得打一点提前量,不能等。比如说有时候会出现我们基层等上级政策,上级等我们的基层发力,这样呢就会错过一些发展的一些机会,尤其在招商引资这么竞争的背景下。
我觉得第二个就是咱们的基础设施的一个支撑,我们有了非常好的一个条件。那么未来我们根据各个园区专业性的特点,就是做好这种配套服务。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你说的再好,你这个条件不具足,这个产业链缺乏上下游企业,那么企业可能就走掉了。所以说,这个硬件过硬,能关心到位,能打提前量。对我们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发挥好我们决定的作用,来助力经济回升向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因为我们街道就是类似于经济上的一根毛细血管,上面再畅通,毛细血管如果不通的话,那经济也不会活跃起来。所以我觉得现在有一些资源下沉,一些责任下沉,发挥好街道的力量显得非常重要。
主持人:谢谢董院长。当前,各镇街都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积极吸引外资和内资。唐冶街道在招商引资方面成绩突出,我想请问李书记,唐冶街道在这方面是否有什么创新做法?能否给大家分享一两个成功的招商引资案例,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李琰:在招商引资方面,我有一个自己的观点。街道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不是让街道跑出去招,街道最主要的职能是能够“接得住、留得下”,其实我们很多的资源是来自投促局等上面的招商部门,来自主动找我们,表达他们想要留下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甄别,如果让我们全程去做的话,街道没有这么多的精力,也做不到那么专和精。
李琰:对,我们就属于那个必须得接得住留得下的。这几年,在招的方面,尤其是走出去招,或在甄别的选择性招的这个方面,主要是区里的职能部门来进行。当区里的职能部门想把这个企业落到唐冶,就得看我们的水平了。因为每个企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对辖区的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企业表达需求后,我们大概就能想到,他可以上哪些园区,就可以进行对接,进入洽谈阶段,这个时间一缩短,有很多企业顺势就流到了唐冶,其实这就是接得住留得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会因为很多其他的原因而动摇,包括我们的服务态度,能对他跟进的时效性,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怎么打消顾虑,这是从街道层面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落地的关键因素。
李琰:对,“最后一公里”,因为我们是直接跟他谈的,谈他的具体需求。从今年的8月份开始,国务院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来之后,很多条件就不能谈了,反而是服务凸显出来了,现在街道的服务直接决定着企业落地的可能性。举个例子,在上周,有一个企业要落地,他看中了辖区的一个载体,他们双方就在街道的牵头下开展洽谈,包括房租、物业等,结果后来企业告诉我双方谈崩了,我收到电话后了解了一下原因,是因为园区在跟别的企业同步谈着,后来选择了其他的企业。所以我就安排招商部门马上启动第二方案,因为企业最开始选的时候,不光选了这一个园区,还选了另一个。下午企业来约谈的时候,我们已经把第二方案的开发商和服务者都请来了,第二方案谈的特别顺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敲定了。在这周,我们接到消息,今天下午他们敲定最后一个问题就可以签协议了,这也算是我们众多招商引资案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整个招商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种情况。可能会因为某一件小事,或者会因为晚了一天,就跟这个企业失之交臂了。所以当企业来我们这谈的时候,我们都会跟他说,您落地之后,我们可能不会经常去打扰你们,或者经常会给你发短信,但是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给我们发短信,或直接给我们打电话,直接说事儿咱也别绕,但是我能承诺的是我们不会给你们增加负担,也不会出现吃拿卡要这种情况,但同时也请企业相信我们,有事儿愿意先找我们,这就是我们跟企业能够长久相处,或者说能把企业长久留住的基础,真诚的态度。后期,我们还想通过一些配套政策,比如开设企业大课堂,或把社区的服务也植入到企业里边。因此,让企业落地是一方面,但是如何让企业长长久久地留,高高兴兴地留,并且还要发展得好,才是我们想要做到并且为之努力的。
主持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事业关键在党,关键更在人,请问唐冶街道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是怎么做的?
李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之本,对促进一个地区的发展非常关键。前段时间,有一个北京的研究院要落地,当时我问他为什么要到唐冶,他说唐冶有人才,而且唐冶人才的性价比更高一点。唐冶现在有30万人,这30万人里,相当大的比例是年轻人和高学历的人,这些人员就构成了唐冶街道人才的积淀,有人才,就不愁企业来落地。唐冶对人才政策的配备其实挺多的,比如唐冶的人才公寓,在整个历城区是最多的,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博士生,能够拎包入住的地方有很多,而且物美价廉。同时这些人才将来要买房子,唐冶的房子性价比也高,最主要的还是教育,唐冶大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加起来有40多所,其中包含历城二中,优质教育资源丰富,这些人才为了孩子的教育,都会选择到唐冶来落户,人才一落地,优秀企业也会来,这就构成良性循环。
同时这两年还在重点考虑的一件事情就是怎么吸引本地人才回流,像历城二中升学率很高,很多孩子都考取了名校,在吸引二中的毕业学子回到唐冶这方面还需要努力,所以我们在两年前就启动了“你好同学”创新项目,在每年的9月份,通过书信的形式给他们发一封信,并且做一个小视频,给历城毕业的学子们汇报,以一个叫“小唐”的角色来和他们对话,讲述母校的变化、唐冶的变化。今年9月份,我们发送了第3封信,到明年第4封信发出去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应该也快毕业了,到时候我们想请他们到唐冶来遇见小唐。这就是在他们刚上大学的时候就种下一颗种子,相信通过四年的交流和问候,能够让这颗种子发芽生根,成长为一棵树,在他们将来择业,或者遇到难处的时候,能想到他的母校,想到小唐。相信这份感召力,远远胜过给他打个电话或提什么要求,我们作为陪伴了他四年的良师益友,通过情怀式的引才方式,最有效最有力地汇聚回引力量。
董彦岭:发挥了自己的一些优势和特长,这里那么多优质毕业生,将来回来服务,这也是一个发展的潜力区。
李琰:对,架构起一个沟通的桥梁。现在信很少了,当这个孩子在大学校园的时候,别人都收不到信,但是他收到了,并且附带了一个温馨的朗诵画面,会感到一种幸福感,会感到一种温暖。
主持人:近年来啊唐冶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中心位置,一度也是被广大网友称为泉城的“宇宙中心”,这个称谓已经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认可,甚至引以为豪,也侧面反映了大家对唐冶的高度关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双重支撑。硬实力让城市更加繁荣,软实力则让城市更具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请问李书记,唐冶在提升街道软实力建设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李琰:软实力更多的体现在辖区人或企业的感受上,感受是什么样,就代表的是软实力建设到了什么样,软实力是唐冶的一部分,当然唐冶也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资源禀赋,是其他地方没有的,比如唐冶的人文居住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可以作为硬实力,但最后形成的氛围,还是属于软实力的范围,因为后面的配套都是需要我们通过软实力来实现的。有一个企业落地之后告诉我,到了唐冶之后,感觉天是蓝的、草是绿的、道路是笔直的,在这一方面我们有自己的资源禀赋。但是即便有资源禀赋在,如果不在软实力上下功夫,仍然会落后。所以这两年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上提升软实力。
第一方面,我们要把辖区群众和企业反对的隐患消除,从12345热线倒推出了唐冶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停车问题,由于人口急剧的暴增,很多小区一交房,门口就停满了车,包括小区附近有些道路是待建的,还没建完,还没交付,但是车已经停满了,就会影响到群众的感观,包括企业园区门口的停车,也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把停车问题列到“百日攻坚行动”中,从10月份开展百日攻坚到春节之前,一条路一条路地整,每周拿出一条路来上街道党工委会研究,汇报整治情况,同时还联合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整修完的道路在地图上标红。但是停车难的治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必须考虑地下车位的配备情况,以及百姓有没有资金去购买停车位。所以我们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大地上执法力量。另一方面,动员辖区的开发商,对车位采取优惠措施,同步进行促销,将车位去化率也列到了停车整治汇报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部分小区周边和地下确实没有车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了阶段性停车场,同时把辖区的零散地块和小区周边的地块整合起来,设置临时停车场,这些多措并举的方式目前已有一些初步的成效,但这个工作任重道远,这就是针对辖区老百姓和企业意见大的地方,我们必须要整改。
第二点就是老百姓和企业欢迎的,我们要做大。比如辖区有比较好的资源禀赋,七山夹四河,七个山、四条河都贯穿到唐冶。我们就根据大家诉求,在周边不断开辟一些游园小广场及绿道,把辖区那些没有征的零星地块包装起来,做成休闲式的共享绿地。考虑到将来的财政负担,又进行了商业合作,包括兼顾临时停车,开展一些文化市场等,把运营加进去才能长久,才可持续,得把老百姓喜欢去的地方建得更好一些,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部分,喜欢的要放大。
第三点就是在老百姓喜欢和企业欢不欢迎之间要掌握一个度,必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也有一个例子,就是辖区的占道经营问题,去年是12345热线最多的。在上下班时间,小区门口有一些小商小贩在那聚集摆摊,售卖商品,引起居民不满,我们就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找到小商小贩和辖区居民之间的结合点。所以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济南市率先开展了“潮汐市集”,把辖区的小商小贩的经营范围全部进行登记,还要查看他们的食品许可证、燃气许可证等,确保安全。同时,在辖区有条件、面积比较大的小区门口,划出一些区域,允许个体经营者在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段摆摊,摆摊是不收取管理费的,需要他们自觉维护秩序及卫生。自从设了潮汐市集,在能经营时间段,就会一片烟火气,但是在不允许经营的时间,就是一片干净。我们不仅考虑到了老百姓的需求,还考虑到小商小贩们的需求,这就是基层治理观念的转变,从上级要我做,转变成根据居民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做,这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去年我们占道经营的12345热线是六千多件,但今年降到了七百多件,成效非常明显,所以一个好的办法,需要不停地尝试,更需要转变思路。
当然更多的软实力还在于街道的思想、服务态度,我们想要去提升软实力的希望或者心情,并愿意去拿出举措的决心,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唐冶建设中,共同提升唐冶的软实力。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李书记,请董院长谈谈软实力对推动街道发展的看法,针对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街道还可以采取哪些策略?
董彦岭:这个其实刚才李书记谈到的,就是百姓和企业希望的。还有,就是还有时候出现不兼容的这个情况的。这个我觉得他们能够分类施策,我觉得这就是咱们软实力的一个体现。有时候我们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像一座房子,我们的基础设施硬件,就是我们这个富丽堂皇的这样一个楼一个房子,那么我们的软实力呢,就相当于我们室内的这种软装。也就是说从企业和这个居民的体感上,他最先接触的就是我们的这些软装,室内的这些设施。这个刚才李书记也谈到了,比如说那一个企业到我这里来了,那个和他对接的那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态度就会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比如说你是如沐春风,还是如沐冰霜,那感受就不一样。他还没看你整体的这个营商环境,他就可能先有一个不好的看法。像咱们在济南,现在也在推动城市软实力建设,提出的一句话挺好,说这个硬实力可能会让一个城市强大,但是软实力会让一个城市伟大,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它具有吸引力,它其实层面是非常多的。其实有时候我们说,就是喜欢在这个城市的感觉。
我们说好多这个软实力啊,在这上面的这么一个体现,刚才咱们也谈到营商环境里边,这个链小二。那也就是说大家到了好的酒店就会有感觉。你就觉得这个服务人员,你有需求的时候就站在你边上了,你没有需求的时候,就像空气一样不存在。就是我觉得这个软实力建设,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另外也是一个能力建设,就是你像我们说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它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问题去动脑筋解决,而且还要有这个辩证地去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啊。比如说,那我们唐冶这个车在路上乱停车,那你光是治理乱停车是不行的。你治乱停车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停车难的问题,既要阻又要疏啊。这样呢,我们既解决了乱的问题,也解决了难的问题。就是好多的问题,其实它是一体两面的,我们能够灵活地变通的,根据事物本身的需求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不能等着上级来给我部署一个什么东西。
我们街道就是要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让局部组织能够成为非常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你比如说刚才李书记谈到,我们让企业和社区之间也有一个交融。比如说我们企业不是冷冰冰的企业,他也有员工,也有他的这个企业家。那他们如果在自己的家庭生活里边,能够很快地融入社区,融入这个城市,他们的感受就非常好。像我们好多人也都不是原来就在济南的,融入这个城市,它有一个过程,心理上接受的过程。所以我们软实力建设和硬实力建设啊,实际上也是一体两面,没有好的硬实力,那也是软实力不足的表现,所以说作为街道这一级,我们是处在这个软实力建设的最前沿,是我们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们企业和居民体感的地方,就是他接触这个软实力的那个接触面,就是我们街道。所以我觉得能够打造有体感的、有温度、温柔的一个城市,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董院长,城市的发展指数,除了体现在经济指数上,还体现在居民的幸福指数上。我们了解到,唐冶街道已经连续两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并成功兑现了十大民生实事清单,关于做好民生实事这方面,李书记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有什么创新做法或者心得经验呢?
李琰:十件民生实事,我们已经开展两年了,但是压力也挺大的。在确定这些实事的时候,就开始担心到年底怎么跟老百姓交代,尤其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街道整个班子成员在确定十件实事的过程中会进行深入的探讨,因为我们不仅要做,又要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是挺难的。但是我们从未想过把十件实事取消掉,因为其实这十件实事只是一个切入点,从公布到最后跟老百姓报告完成情况,我们真正做的还是给老百姓、给辖区的企业服务这一件事情。
在确定十件实事的时候,不能把简单地拿出来,而是要关注老百姓的需求,比如说河道整治好了,公园建出来后,老百姓说周边公厕少,那就配备公厕。再就是有一些事情再难也要干,比如安置小区的地下工程,供水管道马上就要碎了,老百姓吃水将成为一个刚需,这需要我们多方争取政策资源,想方设法去做;还有像保交楼延期交付这种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等得起,老百姓等不起,所以类似这些问题我们都要义无反顾,不留余地的把他们放到十件实事里面,这是给我们自己施压,也恰恰因为这些压力随时提醒我们,还有哪些事没做,同时也督促着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去解决这些事,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我们队伍的过程,或者说是提高、强化我们服务宗旨意识的过程。每年的十件实事确定的很艰难,但是一旦确定了,我们绝不回头。今年的十件实事可能有的进展稍慢一点,但是基本上都已经完成。我们大概会在年底跟老百姓出一个,唐冶街道向您报告,汇报今年十件实事的完成情况。
除了这十件实事,我们还在推行一些常态化的、顺应当前时代形势的实事,比如社区推行的“错时和延时服务”,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点的话,会出现社区下班,群众也下班的情况,大家都老死不相往来,社区永远有一部分群众是不知道我们社区或者是不亲近我们社区的。在推行错时延时服务后,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不管怎样的变换服务项目,吸引的永远都是那些人,后来就分析我们吸引的到底是哪部分人,比如孩子、老人或者父母,这是一个层面,还有就是有爱好的人,比如瑜伽、健身,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没有时间和心情来到社区,但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在社区延时上做了一个改动,把社区延时和社区微业结合到一起,当时跟我们合作的企业就提出一个口号,叫作“做伟大的社区微业”,在社区延时中加入一部分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的对接,比如如果只是针对瑜伽爱好者开展培训,吸引来的只是热爱瑜伽的人,但如果做瑜伽教练的培训,就同时附带了一个瑜伽教练的兼职培训,就上升为了职业,这样吸引的就是需求不一样的人。所以我们就尝试把社区微业嫁接到社区延时服务里边,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尝试,包括把调解做大,对辖区入住的居民开展“入住第一礼”活动,在交房的第一时间,由社区赠送一个礼袋,告诉他很多便民的流程。
今天上午,在和审批局谈“开店一件事儿”,只要在辖区准备开店的,我们就去做一个很清晰的引导,这些事其实都是在十件民生实事之外的,但又是给老百姓服务的,从街道这个层面,属地是全包,类似于管家,我们应当对一亩三分地上的所有的事情掌握到位,并且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我们要从属地层面尽最大的职责,所以我们会一直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努力,希望用我们的行动,让老百姓和企业感受到变化,让“家在唐冶·我爱唐冶”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主持人:感谢两位。镇域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强,市域强则全省强。今天的“书记沙龙”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我们的“一镇之计”可以为您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